索引号: | 00318727X/201806-46271 | 信息分类: | 发布实录 |
---|---|---|---|
内容分类: | 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作,卫生、体育,其他,其他,其他,其他 | 发文日期: | 2018-06-20 |
发布机构: | 宿州市卫计委 | 生成日期: | 2018-06-20 |
生效时间: | 废止时间: | ||
名称: | 宿州市卫生计生委参加宿州市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新闻通告) | ||
文号: | 关键词: |
2016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4万人,贫困发生率7.67%,其中因病致贫29.3万人,占72.5%。为此,市委、市政府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作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多策并举,合力攻坚,健康脱贫工作扎实推进,成效初显。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医保政策体系,构筑“保障网”
在省“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超常规构建贫困人口综合医保体系。
(一)聚焦“三保障”。一是通过新农合医保实现“一免一降三提高”。“一免”即免除贫困人口参保个人缴纳费用,由财政全额代缴,共代缴6000万多元。“一降”即降低住院补偿起付线,降幅达50%以上。“三提高”即提高住院补偿比例,提高特殊慢性病补偿比例,提高转诊补偿比例。通过新农合医保,贫困人口实际补偿比达77%以上。二是通过大病保险实现“一降一提”。“一降”即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统一标准5000元,降幅达1~3倍。“一提”即提高大病保险分段补偿比例10个百分点。三是通过民政救助实现“全统一”。统一调整为按年度住院医药总费用的10%给予救助。
(二)发力“一兜底”。一是执行省级“351”政策。贫困人口在市外省内住院治疗执行“351”政策,已保障4738人次,医药费用9789万元,财政兜底230万元。二是创立市级“351+90%”兜底保障。在省“351”兜底基础上,我市规定:凡市域内住院治疗的,合规医药总费用经新农合医保、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后,余额由市县财政再按90%兜底保障。实施以来,已保障79598人次贫困患者市内住院给予保障,医疗总费用为35276万元,其中财政兜底4572万元,占12.96%;个人自付仅为407万元,占1.15%,住院实际补偿比98.85%。三是倡导县级“全兜底”保障。我市泗县、萧县按100%兜底保障,实现贫困人口就医“零付费”。如泗县屏山镇大李村贫困户史计策,数年前股骨头坏死,瘫痪在家,无力筹到股骨头置换手术费。健康脱贫政策出台后,于2017年2月8日在泗县人民医院手术,出院结算总费用7.4万元,全部报销。病人康复后,到浙江宁海县打工,月工资3000元,2017年实现脱贫。
(三)拓展“一补充”。一是保障特殊慢性病门诊。实行特殊慢性病门诊和住院同等享受“351+90%”兜底政策,已保障5.2万人次贫困患者特殊慢性病门诊给予保障,总费用3489万元,财政兜底391万元,个人自付41.8万元,实际补偿比98.8%。二是补充实施常见慢性病门诊“190”政策。慢性病门诊在省“180”政策基础上,再提标10个百分点,实行“190”补充医疗政策。今年以来,已保障28.7万人次,总费用4616万元,财政兜底1212万元,个人自付97.9万元,实际补偿比97.88%。三是扩面实行普通门诊保障。我市普通门诊参照“190”政策执行,并提高年度限额至500~1000元。今年以来,已保障138万人次,总费用9941万元,财政兜底4129万元,个人自付437万元,实际补偿比95.61%。
(四)扩面“两类人”。为防止因病返贫和新增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2018年4月份,五个县区均出台了“2014、2015年脱贫户”和“边缘贫困户”两类人群兜底保障政策,对就诊自付费用超出1.5万元以上的部分进行50%-90%的分段再补偿,截止目前已保障1844人次,补偿金额为508.13万元,为提升2018年度非贫困人员脱贫攻坚满意度打下了基础。
二、提升疾病诊疗水平,构筑“拦阻网”
(一)构建市域“2+5”、“1+4”联动帮扶模式。在国家、省指定三级医院帮扶的同时,我市实施2个市级三甲医院帮扶5个县级综合医院,组建22个专科团队,定期到县级医院驻点执业。同时,每个县级综合医院重点帮扶4个中心卫生院。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力保障贫困患者在县域、市域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二)实施“9+6”大病专项集中救治。经筛查,全市九种大病3890人。市、县医疗机构成立大病救治专家团队,实施集中治疗。已治愈24人,好转1441人,正在治疗2088人,救治率91.34%。新增六种大病6572人,已治愈2505人,好转2710人,正在治疗1263人,救治率98.57%。
(三)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贫困人口医疗救治由县域内医疗机构分级承担。引导首诊在基层,超出基层诊疗能力的转诊至上一级医疗机构。目前全市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5%,高出非贫困人口19个百分点。
三、创新卫生健康服务,构筑“防护网”
(一)强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1+1+1”签约模式,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636个,参与签约村医3305人,乡医1838人,县医586人。贫困人口有偿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100%。贫困人口有偿签约服务费用个人承担部分由财政承担。
(二)细化实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针对贫困人口实行生命全周期公共卫生服务,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档案40.4万份,建档率达到100%。
(三)积极开展慢病患者供药上门工作。进一步找准健康脱贫工作存在的薄弱点,解决“贫困人口用药不便捷”瓶颈问题,借鉴合肥市庐江县先进经验,市卫计委与市扶贫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药品免费配送工作的通知》,目前萧县已率先开展送药上门工作。
(四)有序推进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贫困患者集中救治与供养工作。经调查摸底,全市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贫困患者748人,同意集中救治与供养的563人,其中病情稳定403人,基本稳定118人,不稳定42人,目前正在住院111人。第一批集中救治与供养主要为病情不稳定且同意供养的42人尽快提供入住,目前定点医疗机构正在进行功能完善工作。
四、加强医疗能力建设,构筑“服务网”
(一)实施医疗机构四年提升工程。一是加快县级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泗县、萧县、灵璧县医院和5个县区中医院实行整体搬迁,泗县已部分科室投入使用,其余县区明年投入使用。二是打造最优乡村服务阵地。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市财政每年预算2000万元,对乡村医疗机构建设予以奖补。计划每年新建5-10所乡镇卫生院,新建100所村卫生室,今年新建13所乡镇卫生院,其中6所已开工建设;新建233所村卫生室,227所村卫生室正在建设,82所主体完工,30所竣工。
(二)注重发挥人才引领作用。一是实施市县医疗卫生人才“名医培养、天使成长、专科创优”三大计划。第一届已遴选45名对象正在进修培养,市立医院神经内科获评省级重点专科。二是创新乡镇医疗卫生人才管理机制。在编制管理上灵活调剂,在人才招聘上资格从严、程序从宽,在工资待遇上实行一类保障、二类待遇,在高技术人才引进上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三是改革村医招聘制度。实行“院派院管”,由乡镇卫生院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工资、社会保障待遇与乡镇卫生院聘用人员同等。目前泗县正在招聘村医80名。
(三)构建信息技术支撑平台。进一步完善宿州市健康脱贫信息系统,构建“信息平台+大数据+健康脱贫”新模式,加大管控力度,实时监管医疗机构诊疗行为、监管贫困人员就诊行为、监管医疗费用过高支出行为,逐步做到医疗机构诊疗规范、有序,贫困人口就医合理、合规。
(四)认真落实“七不准”“七不保障”政策。规范贫困人口就医秩序、查处新农合基金运行中的违规行为;继续开展定期病历评审工作,加大问题病历的处罚力度;建立医疗机构暗访制度,全力规范贫困人口就医秩序和医疗机构诊疗行为,保障新农合基金和财政兜底资金良性运行。